建筑行业改革如火如荼,许多变动初显眉目。在2020年,各项政策将深入推进,涵盖到开发商、建筑施工企业、劳务企业、包工头、建筑工人等方方面面。
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工人作为建筑行业的中坚力量,占据了改革的大半篇幅。那么,建筑企业和建筑工人受益的可能性是多大,有哪些政策与其息息相关?
在2020年,企业资质电子化审批、告知审批承诺制、取消八大员考核标准等“放管服”政策将陆续落实,建筑企业申请企业资质的门槛大为降低,中小建筑企业将更容易进入建筑市场。
但获得入场券容易,存活下来却难。
粗略统计,建筑施工企业起码要面临5项生存难题:
1.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日常监督、长效监管、巡回检查相辅相成,建筑企业必须每一步都走得身正影子直。
2.全国社保联网后,建筑资质企业要想平安度过信息共享平台的监督,就得给挂靠过来的人员长期交社保。
3.从2019年1月1日起财税改革,基本养老保险费、基本医疗保险费、失业保险费、工伤保险费、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将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。建筑企业必须按员工实际工资缴纳社保,经营成本大大增加。
4.劳务企业和包工头不合法,建筑总承包企业需要一力承担建筑工人管理、建筑工人工资发放、分包和分包模式转型等重担。
5.失信惩戒力度加大,建筑企业一旦触碰欠薪、质量安全问题、扬尘管理不到位、手续办理不全等等68种失信行为,轻则进入黑名单,重则逐出建筑市场。因此,垫付工人工资等背锅行为,建筑施工企业是逃不掉了。
建筑企业受到重重压力,农民工也未必就跟政策展望里写的那样顺心如意。
首先,劳务企业和包工头退出舞台之后,建筑施工资质工人由农村进城务工的渠道就被大打断了。脱离了熟人组织、领导,农民工自行找到工程项目的可能性是多大?
其次,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下,各种信息化手段纷至沓来,许多年纪稍长的农民工无法适应电子化设备,他们是否面临着“被退休”的命运?
再次,实名制下必须缴纳五险一金和社保,而在税改新政策下,该笔支出数额不小,建筑工人是否愿意?是否愿意?如果双方都不愿意,会不会在监督盲点,滋生出更灰色的用工模式?
最后,实名制等各项改革需到2020年才能彻底落实,在2019年这个缓冲期间,拖欠薪资问题势必不会彻底解决。前路虽然美好,但眼下照旧崎岖。
建筑行业改革下,建筑工程资质和建筑工人没有谁比谁更容易。
慧安金科斩获“2018中国·产业最佳
国鹏资本携手YI Tunnel全力打造零售
实力出众、颜值动人,这款车只卖
世界充满爱,金宫热心肠 湖北黄
高品质地热井,地大热能的地热能
美国西蒙发布第14期INNOVATE电子杂
“2018中国品牌影响力十大社会责
班尼豆儿童童装,让孩子们穿
奶爸买MPV纠结买6座还是7座,
助力生态保护|盼盼食品喜拍
够美够科幻的不止电影,也许
武汉新闻网幻灯4
挑战市场“寒冬” 换代后实
解决眼睛干涩、发痒、刺痛,
全新一代AX7强势来袭 展现A
毕庆阳设计师介绍
麻袋财富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
选择困难症的“福音”,你要
BICSSPORT国际竞赛链获千万美元
武汉新闻网幻灯3
一片喊“冷”的车市却有黑马